Gaming VGA 電競 顯示卡 / Workstation 工作站 繪圖卡 / GPU 繪圖晶片 / AI NPU 人工智慧加速卡 / 顯示卡支撐架
-
2K遊戲解析度下的最終選擇正解,AMD Radeon RX 6700 XT公版卡開箱實測
在高階顯示卡戰場上,針對NVIDIA RTX 3090與RTX 3080的面世,AMD於去年底也推出了採用RDNA2架構的Radeon RX 6900 XT、RX 6800 XT、RX 6800等三款版本來因應,在評測數據的拳打腳踢上,兩邊打得是有來有往,但卻被黃牛與礦工攪亂了戰局,本該哀鴻遍野的當事人,竟然成了玩家;但雖是如此,NVIDIA還是在中階卡與入門款戰場上佈了局,推出RTX 3070、RTX 3060與其變體RTX 3060 Ti來一展抱負,但AMD在這方面卻遲遲未應戰。 在經過三個月的沉寂之後,AMD終於推出同樣採用RDNA 2架構的RX 6700 XT,而一樣身為RX 6000系列的一份子,SAM黑科技的支援是必然的,但在AMD的Where Gaming: Ep.3發表會上,特別提到RX 6700 XT完全就是針對1440P解析度而生的顯示卡,而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就隨著效能解禁的同時,讓我們來一探RX 6700 XT的廬山真面目吧! 仍舊是經典的黑紅配置,但有別於RX 6000系列三位老大哥在包裝盒上的奢華霸氣,RX 6700 XT的包裝盒變得輕薄簡約,走了一波反璞歸真的風格,不過,那種百貨公司專櫃的包裝精緻感依然保存了下來。 雖然早有RX 6700 XT採雙風扇配置的心理準備,等到實際揭開內盒上蓋,親眼目睹之後,還是有一種小小的失落感(小編覺得三風扇比較好看啦),但仔細想想,雙風扇的配置也不是沒有道理,畢竟這次RT 6700 XT功耗降到230W,比上個世代的RX 5700 XT才多出了5W,基本上透過雙風扇的散熱設計應該也足以應付,不過AMD還是很貼心地建議玩家們,最好能夠使用650W以上的PSU,當然從外觀上也可以看到散熱鰭片還是一樣有塞好塞滿啦。 頂部一樣也刻了以電競作為招牌的Radeon Logo、且支援RGB燈效,在開機之後,Radeon字樣會亮起AMD的經典紅色燈光。而在外部連結上,本次RT 6700 XT採用8+6 Pin供電,視訊輸出則配備1個HDMI 2.1埠和 3 個 DisplayPort 1.4埠。 在規格上,RX 6000系列的三位師兄RX 6900 XT、RX 6800 XT、RX 6800採用的是Big Navi核心,而RX 6700 XT當然也不能例外,基於Navi 22 XT核心所打造,一樣是7nm製程、一樣是台積電製造。 和前代RX 5700 XT一樣,RT 6700 XT且具備40個CU,取代的意味極濃,但雖然一樣只有Navi 21核心的一半,可是在時脈的調配上:基礎時脈2,321 MHz、Game Frequency 2,424MHz、Boost之後能衝到2,581 MHz,利用時脈平均都突破2000 MHz、甚至勝過RX 6800預設時脈的傑出表現,來彌補低CU的不足。 記憶體部分所搭載的是12GB的GDDR 6,記憶體介面則調降為192 bit,然而,在RDNA2架構的系列顯示卡中,都導入了Infinity Cache快取記憶體的配置,用以提升顯示卡記憶體的等效頻寬,RX 6700 XT在這方面具備了96 MB的Infinity Cache,對比Navi 21的128 MB來說,少了大概25%左右。 依照命名規則以及具備40 CU的規格來看的話,AMD有意,不,應該說根本就是要讓RX 6700 XT取代上一個世代的RX 5700 XT,而按照價格的話,看來RX 6700 XT的確是直指綠方陣營的RTX 3070、AMD用以力抗目前中階顯卡戰區NVIDIA獨大的殺器,售價硬是要比RTX 3070來得便宜20美金。 在Where Gaming: Ep.3發表會上,RX 6700 XT來勢洶洶,除了矛頭抓準了RTX 3070不放之外,AMD還提出數據並表示,在時代與科技的更迭之中,2K解析度已漸漸成為遊戲主流,因此RT 6700 XT將會是2K解析度下的最佳顯示卡。 於此,我們需要做點測試來驗證RX 6700 XT是否真如AMD所說如此威能,可問題來了,AMD所釋出的數據是以開啟SAM技術所評測出來的,但不是每個玩家都使用3A平台,也不是每個玩家都能開啟SAM黑科技,加上小編的測試平台雖然也以3A平台架設,但所使用的處理器只有Ryzen 9 3900 XT,還不能開啟SAM功能,不過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價值,那接下來就來看看RX 6700 XT在小編的測試下,會有多大的威能吧,當然,官方都測了,這一次RTX 3070與RTX 3060 Ti一樣必須參戰! 測試平台規格: ■處理器:AMD Ryzen 9 3900 XT 12-Core Processor ■主機板:B550 AORUS MASTER ■顯示卡:AMD Radeon RX 6700 XT公版、AORUS RTX 3070 MASTER OC8G、RTX 3060 Ti FE版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 RGB 8GB x2 ■SSD:XPG GAMMIX S50 PCIe Gen4x4 M.2 2280 SSD 1TB ■電源供應器:Toughpower XT Platinum 1275W ■OS:Windows 10 Pro 20H2 照慣例,先來看看GPU-Z對RX 6700 XT的偵測資訊:核心為Navi 22 7nm製程GPU晶片、記憶體為三星的12GB GDDR6、Boost之後時脈可達2,749 MHz。 接下來就是各測試軟體對於RX 6700 XT、RTX 3070、RTX 3060 Ti的評測比試,先從最基本的3DMARK開始看起,針對DirectX 11基準測試的Fire Strike系列評測中,RT 6700 XT與RTX 3070皆在伯仲之間,如果針對AMD所揚言的2K最佳顯示卡來看,我們把目光放到子項目Fire Strike Extreme上,RX 6700 XT獲得16,248分、RTX 3070拿到16,325分,對於20元美金的價差來說,RX 6700 XT在這方面的評比的確是贏了,而至於RTX 3060 Ti的話,就稍微跟不上了。 而針對Direct X12所設計Time Spy評測系列,在RTX 3070與RX 6700 XT的對決當中,以數據來看,的確還是RTX 3070略勝一籌,但RX 6700 XT 11,685與5654的分數,仍是穩勝RTX 3060 Ti的10,731與5619分;至於Port Royal測試光追的部分,還是RTX 30系列佔據優勢,畢竟RX 6000系列是AMD首次支援光追的產品,仍有進步空間。 遊戲方面,小編也選了幾款來讓RX 6700 XT、RTX 3070、RTX 3060 Ti三位仁兄來大展拳腳,並且將畫值調整到遊戲可支援的最高程度,分別為:戰術射擊遊戲《火線獵殺:絕境》、賽車競速遊戲《Dirt 5》、動作角色扮演遊戲《刺客教條:維京紀元》、《仁王2》、以及能夠使用光追的《看門狗:自由軍團》、《光明記憶:無限》。 首先看到《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本作對AMD系列產品的優化做得相當出色,讓RX 6700 XT無論是在哪種解析度的情況下,都在3張顯示卡之間拿到了最高FPS;而眼尖的玩家們可能已經發現了,在《Dirt 5》、《火線獵殺:絕境》以及《仁王2》(仁王2沒有Benchmark可以用,小編親自下海玩了一波)的FPS測試中,RX 6700 XT都小輸了RTX 3070那麼一點點。 但假設我們考慮到20元美金的價差呢?然後針對2K解析度來看,《Dirt 5》相差4 FPS、《仁王2》相差10 FPS、《火線獵殺:絕境》相差3 FPS,在不考慮黃牛與礦工的攪局,也不加入鬼島稅金的話,你說要我拿20元美金買相差不到2張或3張、甚至10張FPS嗎?小編大膽的說:我不幹。相信玩家們都大概知道,玩遊戲再怎麼不堪,好歹也要有60 FPS,因此若以2K解析度遊戲的評測數據而言,RX 6700 XT完全綽綽有餘,更何況,小編根本沒有開AMD的黑科技-SAM功能。 不過開了光追之後就不是這麼回事了,《看門狗:自由軍團》、《光明記憶:無限》的光追測試中,不單單是RTX 3070,就連RTX 3060 Ti也能狠甩RX 6700 XT好幾條街,但從某方面來說,NVIDIA在RTX 20系列就已經在玩光追了,RX 6000系列在光追這方面根本就是新手,經驗值早有落差,RX 6700 XT在光追部分敗陣也是無可厚非,不過相對的,新手進步空間更大,或許在未來,我們可以期待AMD能在光追這部分也能抬頭挺胸。 雖說Radeon是AMD對於電競的答案與代名詞,但在創作者部分,小編也做了一些簡單的測試,於Photoshop與Premiere Pro下的評測數據,分別拿到了952分與675分,不是特別傑出、但也不差,但畢竟Radeon是針對電競而生,在創作者方面獲得的分數也算是中規中矩了。 睽違好幾個月,AMD總算在中階顯卡市場推出了RX 6700 XT,並且在玩家對於遊戲解析度越來越嚴苛的條件下,讓RX 6700 XT進一步在2K解析度上做了大幅度的優化,且就如小編在前文所提,依照價格來說,RX 6700 XT與RTX 3070價差20元美金,但FPS差不到10張,再對比RTX 3060 Ti的話,雖然價差比較大,但FPS幾乎快有一倍多的落差,該怎麼選,想必玩家們都心裡有數吧? 最後說個題外話,最近黃牛與礦工猖獗,無論是RX 6000系列還是RTX 30系列都成了虛空卡,你說會買不到嗎?這也說不定,小編在截稿前收到消息,RX 6700 XT的挖礦算力被蘇媽暗中砍了一刀,比RX 5700 XT還不行,甚至弱到和砍過挖礦算力的RTX 3060差不多,這樣子看來,你說,RX 6700 XT會變虛空卡嗎?快開賣來讓玩家香一波吧!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NVIDIA這下真的尷尬了,多家媒體證實RTX 3060的防挖礦功能可輕易破解
NVIDIA在RTX 3060推出的時候,信誓旦旦地表明RTX 3060透過驅動、BIOS、晶片三方著手,限制住顯示卡只能發揮50%挖礦的性能,並且無法隨意破解。 然而不久前已有玩家發現顯示卡只會封鎖幾個比較熱門的加密貨幣(如比特幣、乙太幣),比較冷門的貨幣則依然能全速挖礦,這不免讓人懷疑NVIDIA在加密貨幣方面的限制上不夠嚴謹。此外,更為雪上加霜的有多家媒體已經證實顯示卡的限制功能只需「換個驅動」就能輕易破解。 根據外媒HardwareLuxx、ComputerBase的實測,顯示卡只要安裝了處於Beta階段的GeForce 470.05驅動,並且開通Windows Insider早期開發者計畫,就能在「完全不需要」破解、修改BIOS的情況下,直接毫無障礙的解放顯示卡的挖礦限制,輕鬆地以約40 MH/s的速率在乙太工坊裡挖掘乙太幣! 值得注意的是,透過驅動的解放功能只限定在「一張」顯示卡,如果同時串接多張顯示卡的話,除了第一張顯示卡能夠發揮完整性能外,其餘串接的顯示卡就會被限制在50%的最大效能。 目前NVIDIA依然還未正式對這部分做出回應,畢竟破解所使用的驅動還僅處於Beta版本,有BUG都是正常的,只是就許多層面上來看,如果單靠一個驅動就能破解挖礦性能限制,這似乎打臉了NVIDIA當初宣稱顯示卡是透過「多重防護」來阻止挖礦呢! 又或是官方想要在未來調整挖礦限制的平衡性,讓一般好奇的玩家也能體驗挖礦,所以才解開單張顯卡下的封印,一切恐怕只能等未來正式版驅動釋出,或是官方的正式公告才會知道了。只不過,面對目前缺卡嚴重的情況來看,官方更應該嚴謹的對這樣的行為作出平衡性的操作,以避免玩家真的只能用「空氣卡」這樣的形容詞來揶揄目前缺貨的窘境,更不用說還導致了許多的黃牛出現XDDD。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顯卡大漲慎防宵小、網咖老闆要小心,有小偷用GTX 650 Ti換走網咖的RTX 2070被抓包
現今有不少網咖或是旅館業者提供「電競套房」服務,讓玩家可以娛樂、休息兩全其美,不過由於電競套房是相當保有個人隱私的密閉空間,使得就連員工也難以掌握顧客在房內的行為,有小偷便利用這一點行竊房間內的電腦零件設備。 根據中國的重慶晚報報導,有一名小偷得知現今顯示卡價格大漲之後,在三月一號的時候以住宿之名,行偷竊之時,撬開電競套房內主機的機殼後,將裡面的RTX 2070顯示卡給偷走,並以人民幣2900元(約台幣1.3萬台幣)的「低價」將其賣出了。 然而因為這個小偷為了讓偷竊手法顯得更天衣無縫,避免電腦因為無法開機雸被識破,在入住期間還特別到附近的電子賣場購買了一張要價300元人民幣(約1300台幣)的GTX 650 Ti顯示卡來進行貍貓換太子,同時還在旅館內過了一夜,讓自己的整體行為看起來更像是一般旅客。 只是這個小偷顯然完全不了解電腦的DIY的各項細節,這不換還好,換了之後反而出包。在3月5號的時候,旅館收到了後續客人的投訴,表示主機無法開機,經員工處理之後,發現是電源線鬆脫所致,但在重新接上之後,又發現螢幕顯示異常,最終使得事跡敗露,店家也加立即報警,並在當天逮捕嫌犯,根據嫌犯供稱,自己除了偷過該店家的顯示卡之外,還在2月的時候用同樣的手法偷取其他店家的顯示卡。 一般來說,網咖或電競旅館的主機為了防止竊盜都會額外使用鎖具進行固定,只不過這在某些層面上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畢竟對有心人士來說,在充滿隱私保護的旅館房間內有的是時間嘗試破解鎖具,雖然這則新聞是發生在中國,但考量到現在全世界都在鬧「卡荒」,實在也很難保證台灣是否也會發生相關的竊案,面對偷竊的問題,各位業者可得多加留意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新世代顯示卡大亂鬥、我究竟該不該升級顯示卡?熱門遊戲實測給你看(下篇)
在上一篇,小編為各位進行了NVIDIA RTX 30系列與AMD RX 6000顯示卡的PK,讓大家對於A、N兩家大廠新推出的顯示卡在效能上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不過除了因為顯卡缺貨,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的到外,相信還有更多的玩家遲遲沒有入手顯示卡的原因是不確定花大錢換顯示卡後,對於遊戲的體驗會帶來多少的提升?因此本篇小編將要來個新舊世代顯示卡的效能對決,讓各位能夠更清楚的了解不同世代顯示卡之間的效能差距。 在要用來比較的顯示卡選擇上,除了上一篇介紹的過的新世代顯示卡外,老黃剛好在不久前又推出了全新的RTX 3060!由於在上一篇測試時開顯卡尚未開賣,故在本次測試,小編也一併將其納入測試與比較的行列中。 舊世代顯卡方面,AMD陣營這邊自然是毫無疑問的要派出上一代招牌:RX 5600 XT與RX 5700 XT這兩張顯示卡囉!而NVIDIA這邊小編則是選擇召集了RTX 20 SUPER全家族成員,包含了RTX 2060 SUPER、RTX 2070 SUPER和RTX 2080 SUPER來進行比較。 另外根據Steam的玩家硬體配置統計,約有1/3的玩家使用的顯示卡是屬於NVIDIA GTX 1000家族的,如GTX 1060、GTX 1070、GTX 1660等,因此小編也將一代平民神卡GTX 1660 SUPER和曾經的卡皇GTX 1080 Ti也納入本次的測試對象中,畢竟這兩張顯示卡一張反映了多數玩家的顯卡效能等級,另一張則象徵該家族系列的效能巔峰,倘若真的有什麼遊戲是連GTX 1080 Ti跑不動的,那基本上其他GTX 1000系列成員的表現也只會是更糟了。 在規格與功能上,除了 GTX 1660 SUPER和RX 5600 XT的記憶體容量為6GB外,本次參戰的所有顯示卡均配備了8GB以上的記憶體。至於光追功能方面,NVIDIA的GTX 1660 SUPER和1080 Ti能夠實現軟體光追,所以部分遊戲是可以開啟光追功能的,而AMD的RX 5600 XT、RX 5700 XT則完全不支援任何形式的光追功能。 本次的遊戲實測所搭配的平台規格和設定與上一次相同,使用B550 AORUS MASTER主機板,搭配AMD Ryzen 5600X處理器、2條 8GB DDR4-3200記憶體(共16GB),完整的平台規格如下: 主機板:AORUS B550 MASTER 處理器:AMD Ryzen 5 5600X 記憶體:XPG SPECTRIX D50 DDR4-3200 8GBx2(共16GB) SSD:SP US70 PCIe 4.0 2TB M.2 SSD 螢幕:ASUS ROG PG259QNR 電源:T.T 1275W 遊戲的測試一律將畫質設定在顯示卡可支援的最高選項,並且關閉同步、動態解析度縮放、減少延遲等選項,而在光追與DLSS功能的選擇上,除了《電馭叛客2077》因為本身有提供自動模式可以選擇外,其餘的一律設定在畫質優先模式。 在顯示卡測試必跑的3DMARK中,AMD的顯示卡在針對DX11的Fire Strike均有著比較高優勢,RX 5600XT的表現甚至能夠和最新的RTX 3060打平。 而在DX12的Time Spy中則相反,NVIDIA的顯示卡在這部分的跑分有更高的成績,而且值得注意的,GTX 1080 Ti的效能還比RTX 3060高上一截。 最後在光追的Port Royal上,NVIDIA GTX 1080Ti和1660 SUPER雖然可以支援軟體光追,但效能表現相當不理想,就算是GTX 1080 Ti也不及RTX 2060 SUPER的一半成績。另外,因為AMD要到的RX 6000系列才支援光追功能,所以RX 5600 XT、5700 XT在這部分是沒有成績的。 《刺客教條:維京紀元》應該算是目前不支援光追內容的遊戲中,最吃硬體效能的遊戲之一,在1080P解析度下,AMD的RX 5600XT、NVIDIA的GTX 1080 Ti、RTX 2070 SUPER和RTX 3060以上的顯卡滿足順暢度需求。但如果想要體驗4K解析度的話,就必須使用AMD的RX 6800 XT或NVIDIA RTX 3080以上的顯卡才能有可能辦到了。 《光明記憶:無限》相當吃重光追與DLSS的性能,而且在光追的支援性上,只支援硬體光追,因此僅能軟體光追GTX 1080 Ti、1660 SUPER在這部分和RX 5600 XT、5700 XT一樣是沒有成績的。 《電馭叛客2077》在光追的支援性相當特殊,除了不支援AMD的顯卡外,遊戲也僅GTX 1660 SUPER的軟體光追功能,GTX 1080 Ti這部分的選項則是隱藏無法開啟的。 在FPS表象上,如果不開啟光追,GTX 1080 Ti和RX 5700 XT以上的顯示卡都已經有不錯的順暢度表現,可是一旦開啟光追,即便有自動DLSS工的幫助,那怕是RTX 3090的FPS也會驟降,更別說只能實現軟體光追的GTX 1660 SUPER了,2160P+光追已經遠超顯示卡負載,最終造成遊戲當機無法完成測試。 《大地長征5》在顯示卡的效能需求上比較特殊,從1080P解析度提升到1440P的時候,所有顯示卡的效能均有大幅度的衰減,但若進一步上調成2160P的時候,FPS的減少程度就沒有來得那麼誇張。整體來說,如果玩家螢幕只有1080P,GTX 1080 Ti、RTX 2070 SUPER、RX 5600 XT均有滿足60 FPS的潛力,不過若想體驗4K解析度,就只有RTX 3070或RX 6800以上的顯卡才辦得到了。 《毀滅戰士:永恆》如果想要開啟「超狂惡夢」的最高畫質選項,顯示卡的記憶體容量不得小於8GB,因此只有6GB的GTX 1660 SUPER和RX 5600 XT只能選擇畫質次兩階的「超級」,但就算如此,這兩張顯示卡依然還是本次測試所有顯示卡中唯二無法在2160P解析度下滿足順暢度需求的產品。 在上一篇測試結束之後,《眾神殞落》迎來的大型更新,讓遊戲在光線追蹤方面能夠支援NVIDIA的顯示卡產品了!因此小編也特地為RTX 30系列顯示卡進行重新測試。 與《光明記憶:無限》一樣,《眾神殞落》的光追功能僅支援硬體光追,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小編經過反覆多次的測試後發現,唯獨RTX 3060光追的開啟前後的FPS幾乎沒有差異,這點很可能是因為張顯示卡才剛推出,遊戲尚未對該顯卡進行光追功能對應所致。 此外,2160P解析度下的光追功能似乎也存在Bug,造成凡是記憶體在8GB以下的顯示卡,都會出現FPS極其嚴重的下滑,撇開RTX 3060可能尚未對光追做好對應,我們可以看到NVIDIA的顯卡只有RTX 3080和RTX 3090因為記憶體分別為10GB和24GB,所以光追開啟前後沒巨大的FPS差異。 在《看門狗:自由軍團》中,如果不開啟光追,使用GTX 1080 Ti、RTX 2060 SUPER或RX 5700 XT以上顯示卡均能滿足1080P解析度的流暢度需求,而開啟光追之後,RTX 20系列只有RTX 2080 SUPER可以提供足夠FPS值,至於RTX 2070 SUPER和RTX 3060則需要微調畫質或將DLSS模式改為「效能」才能獲得更好的流暢度。 《全境封鎖2》應該算是近年Ubisoft效能優或做得最好的一款遊戲,所有的測試顯卡均能滿足1080P解析度下的效能需求,其中GTX 1080 Ti和RX 5700 XT更能進一步達到1440P解析度。 從上面的一系列的測試我們可以看到GTX 1080 Ti真的不愧是一代卡皇,只要不開啟光追,至今依然能夠勝任絕大多數1080P解析度下各種遊戲的效能需求,而中階篇入門的GTX 1660 SUPER、RX 5600 XT則因為效能和記憶體的容量較少,如果想要以最高畫質體驗3A大作的話,遊戲的FPS值表現就比較差強人意了。 整體而言,玩家的顯示卡如果在RTX 2070 SUPER、RX 5700XT以上,且不強求的光追、1440P以上解析度的話,玩家是可以先不用急著在這波缺卡潮中搶顯卡的。而玩家如果真的想要體驗來到1440P或是流暢的光追畫面,RTX 3080或RX 6800XT在效能整體會更為保險的一點,至於2160P解析度小編個人目前的顯示卡效能其實都還略微勉強,這點除了是顯卡效能的問題外,遊戲廠商是否願意在高解析度做出更好的優化同樣也是一大重點。 以上就是本次顯示卡大亂鬥的全部內容,希望對於各位在糾結是否要換顯示卡的玩家們有所幫助,究竟是要選擇入手高檔顯示卡,久久換一次,一次用久久?還是買個中階卡,年年換、年年欣賞新外型?這部分其實沒有絕對的答案,一切就由各位的預算和需求做決定囉! (01)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NVIDIA今年首款專用礦卡,技嘉CMP 30HX曝光
受於疫情影響加上虛擬貨幣升值,挖礦熱潮再度掀起,尤其是RTX 30系列自推出以來從未擺脫缺貨亂象,讓玩家不禁感嘆不管官方再推出幾張新顯卡都只是看的到買不到的「空氣卡」。 好在經過數月後,NVIDIA終於針對礦工們出手,不僅直接將RTX 3060的挖礦效能砍半,就連後續出貨的老大哥們也會逐步跟進,雖說近日有傳出這道枷鎖已被礦工們破解的消息(先聽聽就好),不過後續消息指出這位礦工挖的是較冷門的「章魚幣(Octopus)」,並非現在熱門的以太坊、比特幣,暫時影響不大。 但如同小編所說,還是不能小看礦工們的決心,在眾多礦工之中也會有大神隱沒在內,破解限制或許只是時間問題,當然NVIDIA也不是要斷了礦工們的生路,為了解決這些礦工們的需求也一併推出挖礦專用卡CMP HX系列。 就在近日,CMP HX系列第一款產品技嘉CMP 30HX曝光了,從外觀上來看這張CMP 30HX採用雙風扇設計,與一般遊戲顯卡最大的不同就是後方顯示輸出埠通通取消,第一是礦卡用不到,第二是避免後續在二手市場上被玩家們誤買,內部硬體方面,CMP 30HX搭載了TU116-100 GPU與6GB GDDR6記憶體容量,雖說實際有多少CUDA核心還不清楚,不過依型號來看可能與GTX 1660系列相差不遠。 據官方表示CMP 30HX擁有26MH/s的以太坊挖礦效能,與被限制的RTX 3060差不多,實際價格目前雖還未有消息,不過勢必會親民不少(不便宜礦工也不會買單了)。 究竟NVIDIA這兩招能不能有效阻止擺脫缺貨潮呢?從市場狀況來看,似乎目前限制挖礦效能的成效還算可以,RTX 3060現在還是有貨可買(雖然幾乎都限組裝,但比起RTX 3060Ti、RTX 3070、RTX 3080直接消失好多了XD),等這季CMP 30HX登場後或許改善成效會再更加明顯,也期望後續高階系列也能趕快跟上,讓消失的老大哥們趕緊回歸。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同樣擁有12GB記憶體容量?AMD Radeon RX 6700現身於EEC中
面對N家動作頻頻,A家也不是省的燈,這次Radeon RX 6000系列的火力不僅能與RTX 30系列一拚,更是擁有大容量記憶體優勢,就連近期即將登場的RX 6700 XT也擁有12GB GDDR6大容量記憶體(佛心蘇媽!)。 隨著RX 6000系列成員逐漸到齊,相信不少玩家們更期待後續的RX 6700,雖然官方還未透漏相關規格,不過近日已經有玩家發現該卡型號現身於EEC(歐亞經濟委員會)之中。 雖然這不是RX 6700第一次出現在EEC,早在日前就有華擎的RX 6700與RX 6600 XT就已經現身,不過當時令人疑惑的是,依照型號名稱來看RX 6600 XT同樣擁有12GB大容量記憶體,而RX 6700卻僅有6GB版本,實在是有點不符合邏輯(雖然對手RTX 3060也是不按常理出牌搭載12GB,但人家至少是增加阿XD!)。 但現在看來只是多餘的擔心,這次華碩的RX 6700看來會擁有12GB記憶體容量,畢竟該卡相應的對手沒意外就是RTX 3060,若真的只有6GB是真的連比都不用比。 而另一方面也代表RX 6700可能會有12GB與6GB版本,這點也是與RTX 3060會有12GB、6GB版本的傳言一致,既然現在兩方記憶體容量都相同,硬體效能就只剩核心的比拚了,看來這次中階顯卡的對決相當火熱! 不管如何,這場勝負究竟誰勝誰敗,玩家們最關心的應該還是最根本的產能問題,畢竟現在不管是哪家顯卡都是缺貨、限搭機的狀況,在看到N家針對礦工出手推出專用礦卡並限制了RTX 3060的挖礦效能後(其他成員後續跟進),A家會不會也跟上腳步?實在是令人好奇,不然再來什麼RX 6700、RX 6600 XT可能都只是看的到卻買不到的空氣卡。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這下誰也沒有辦法阻止礦工了,RTX 3060的挖礦限制功能已遭到破解
原本老黃為了阻止礦工們搶走玩家們顯卡,為新上市的RTX 3060下了層層限制,從晶片、驅動、BIOS各方面著手,讓顯卡在偵測到挖礦行為之後,自動讓效能被限制在50%以下,不過有中國的礦工似乎已經找到破解的方法來繞過限制,讓顯示卡能發揮完整的挖礦效能。 一般來說,RTX 3060在挖礦限制下,運算的性能會被壓制在20 MH/s左右,但根據這位礦工在表示,他利用了一個基於「Dagger Hashi-Motto」演算法的MOD成功繞開了NVIDIA的設下的限制,讓8張RTX 3060顯示卡的挖礦效能得到解放,並來到了45 MH/s。 此外,為了驗證真偽,有越南的Facebook社團也真嘗試該MOD,並證實了該方法確實能夠繞過NVIDIA的限制,而且還讓運算的效能提升到50 MH/s,同時預期顯示卡可能因此上漲到2,000萬越南盾(約2.5萬台幣)...這在台灣好像已經是佛心價了(???) 目前NVIDIA還沒有對這項破項破解MOD做出正式回應,不過外媒Wccftech在進入追查之後,發現這項功能之所以能夠解放的原因是因為用來挖礦的幣種不是大家熟知的乙太幣或比特幣,而是相對冷門的「章魚幣(Octopus)」,由於這項貨幣比較沒有那麼熱門,所以NVIDIA可能沒有對其做出比較完整的對應,進而造成限制被輕易破解。 只是如果挖礦的限制會因為幣種而有差異的話,這很可能將會造就其他幣種的崛起,最終也只是讓礦工們轉換挖掘目標,顯示卡的價格和缺貨問題將依然無法獲得解決,同時也能看出NVIDIA過於輕看礦工們的決心和技術實力。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21 款遊戲將在三月加入 GeForce NOW,六款新進遊戲為玩家們揭開三月的華麗序幕,包括《Loop Hero》與《魔界戰記》PC 版
猜猜看哪款遊戲回來了?來看看這個三月有哪些令人期待的新款和經典遊戲登陸 GeForce NOW 平台。 GFN總是讓會員們有新遊戲可以玩。以下是最新加入的遊戲: 《Loop Hero》是一款集 roguelike、卡牌建造與自動戰鬥為一體的遊戲,玩家們在探索每一條隨機產生出的迴圈路徑,並且為了打敗 The Lich 而戰鬥時,必須謹慎思考每一個策略。《PC Gamer》雜誌對這款獨立遊戲給予高度評價:「面對這款出色的 roguelike 遊戲,玩就對了。」 這款經典的回合制策略 RPG 遊戲讓玩家們集結自己的邪惡大軍,成為新的霸主。超過 40 種角色類型及 PC 版的專屬功能,現在是進軍魔界的最佳時機。 會員們也能看看其他加入 GeForce NOW 平台的遊戲: ● 《詠歎傳說》 (Legends of Aria) (Steam) ● 《納厄白的地牢:混沌護身符》 (The Dungeon Of Naheulbeuk: The Amulet Of Chaos) (Steam) ● 《火線交鋒:赤色巨龍》 (Wargame: Red Dragon; 3 月 4 日至 11 日在 Epic Games Store 開放免費試玩) ● 《WRC 8 FIA 世界拉力冠軍賽》(WRC 8 FIA World Rally Championship) (Steam) 很快在 GeForce NOW 平台上還能看到這些精彩遊戲。各位玩家走過路過,千萬別錯過: 在這款原創遊戲中融合了經濟模擬及帝國建設策略類型遊戲,搭配經典的即時戰略小規模衝突及十分幽默風趣的內容,化解了遊戲中讓人不安的氛圍。 玩家們使用十分精細的機械模擬器來準備和保養賽車。小細節也要錙銖必較,連緊固件的螺距和安裝扭矩也不能放過。 不只如此,我們在三月份還準備了更多將登陸 GFN 的遊戲: ● 《破門而入》(Door Kickers) (Steam) ● 《地產大亨 PLUS》(Monopoly Plus) (Steam) ● 《怪獸能量越野摩托車賽4》(Monster Energy Supercross - The Official Videogame 4) (Steam) ● 《Narita Boy》 (Steam) ● 《胡鬧廚房!全都好吃》 (Overcooked!: All You Can Eat) (Steam) ● 《帕斯卡契約:終極版》 (Pascal’s Wager - Definitive Edition) (Steam) ● 《網路奇兵:強化版》 (System Shock: Enhanced Edition) (Steam) ● 《神偷:黃金版》 (Thief Gold) (Steam) ● 《賽道狂飆:聯合永恆》 (Trackmania United Forever) (Steam) ● 《Uno》(Steam) ● 《工人與資源:蘇維埃共和國》(Workers & Resources: Soviet Republic) (Steam) ● 《百戰天蟲:重裝上陣》(Worms Reloaded) (Steam) 記得二月份時,我們不是有說過會有 30 款遊戲加入 GeForce NOW 嗎?其實根本不只這樣,有另外 18 款遊戲也加入了這個平台,我們在二月份總共加入了近 50 款遊戲。 如果你沒有每週都關注我們的最新動態,現在再告訴你一次有哪 18 款遊戲加入 GFN: 《刺客教條 I:導演剪輯版》 (Assassin’s Creed I: Director’s Cut) (Epic Games Store) 《CRSED: F.O.A.D.》 (Epic Games Store) 《無間冥寺》 (Curse of the Dead Gods) (Steam) 《絕對絕望少女 槍彈辯駁》 (Danganronpa Another Episode: Ultra Despair Girls) (Steam) 《Dusk Diver 酉閃町》 (Dusk Diver) (Steam) 《星戰前夜》 (EVE Online) (Steam) 《天命奇御》 (Fate Seeker) (Steam) 《Going Under》 (Steam) 《地獄劍擊》 (Hellish Quart) (Steam) 《歸家異途2》 (Home Behind 2) (Steam) 《魯弗蘭的地下迷宮與魔女的旅團》 (Labyrinth of Refrain: Coven of Dusk) (Steam) 《戰慄深隧:最後曙光》 (Metro: Last Light Redux) (Epic Games Store) 《魔法門之英雄無敵7》 (Might & Magic Heroes VII) (Steam) 《Old School RuneScape》 (Steam) 《痞子英雄:泰索斯遺跡》 (Rogue Heroes: Ruins of Tasos) (Steam) 《Stay Out》 (Steam) 《網路奇兵》重制版 Demo (System Shock demo) (Steam) 《坦克維修模擬器》 (Tank Mechanic Simulator) (Steam) 這些遊戲林林總總加起來,根本就玩不完。 想在這個月試試看我們全新的 Safari iOS 體驗嗎?我們準備了最新的 GeForce NOW 推薦控制器。 Backbone One 是一款 GeForce NOW 推薦的 iPhone 手遊控制器,它有著精美的按鈕與絕佳製造品質,當中的技術還能保護電池壽命與減少延遲,還有邊充邊用 (passthrough charging) 等功能,甚至內建了拍攝鈕,讓玩家們可以直接在手機上記錄和分享遊戲畫面。快到 GeForce NOW 推薦產品列表了解更多。 GFN 會員們,這應該會是個精彩絕倫的月份,你想玩哪一款遊戲呢?
-
等不到高容量版本那就自己來!外國玩家將RTX 3070升級至16GB還可以正常使用
NVIDIA RTX 30系列獨立顯示卡自推出以來可以說是相當熱銷,至今還是處於一卡難求窘境,不過撇除強勁的效能,這次N卡陣營除了RTX 3090、RTX 3060外,其他成員的記憶體容量與A卡RX6000系列清一色的16、12GB相比看似有些稍顯不足,更是一度傳出N家打算推高容量版的RTX 3080、RTX 3070,甚至即將現身的RTX 3080Ti也有機會一口氣搭載20GB大容量。 但自從後來RTX 3080Ti可能會下修至12GB的消息曝光後,也間接代表N家短時間內應該是不會有高容量版RTX 3080、RTX 3070的計畫(先搞定好產能比較實在!);既然官方不打算推出,那就只好自己來升級了!國外的強大玩家們就自行將RTX 3070升級至16GB記憶體容量並且能正常使用。 外國大神VIK-on發布了兩部影片,內容是他們將RTX 3070原廠內的8組三星1GB GDDR6記憶體模組(K4Z803256C-HC14)更換為同樣三星製的2GB GDDR6(K4ZAF3258M-HC14),也因此總容量就升級至16GB。 過了硬體這關,軟體也是一大難關,不過經大神不斷修改、測試BIOS之後,最後終於成功可以正確辨識到RTX 3070 16GB,但升級似乎還不算是成功,雖說已經可以用Furmark、3DMark測試跑分甚至可以挖礦,但還是有隨機黑畫面的問題發生。 為了解決這個Bug,大神利用EVGA Precision時脈鎖定方法成功解決該問題,更在3DMark Time Spy跑出了比RTX 3070創始版還要高的13783分好成績,證明了這次升級相當成功。 看完了大神的操作後玩家們是不是也想自己來試試了呢XD?不過大神畢竟是大神,想要隨意更動顯卡上的硬體還是需要一定的專業、經驗,小編還是不建議一般玩家輕易嘗試,要是一個弄不好可能整張卡就這樣死去就欲哭無淚了(現在RTX 30系列很稀有、珍貴啊XD!),更不用說這樣自行更改硬體肯定會喪失原廠保固,一般玩家們還是乖乖使用原廠的顯卡就好。 ▼想要詳細了解的玩家們小編也把VIK-on的升級影片放在下方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14jzlR4yGCQ&t=1s&ab_channel=VIK-on #影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h5EeJKUYjk&ab_channel=VIK-on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
老黃刀法用不盡、這次輪到筆電上,NVIDIA將有RTX 3050 Ti筆電獨立顯卡
雖然說我們大概對於老黃在顯示卡上的花式刀法已經是見怪不怪了,不過這些產品大多數的都是應用在桌機平台上,如今「黃家刀法」似乎準備開始延伸到了筆電平台上了… 有眼尖的網友發現,華碩在TUF DASH 筆電系列的網頁產品規格介紹上出現了一款不曾出現的顯示卡型號,「RTX 3050 Ti」!由於產品是出現在筆電介紹中,所以有關RTX 3050 Ti的資訊並不是特別多,僅知道這會是一張入門級產品,在基礎功耗上為80W,瞬間最大功耗則達到85W,並僅搭配了4GB GDDR6記憶體,同時從命名上可以看出它將會支援光追功能。 按照NVIDIA過去推出產品的慣例,非光追的「遊戲級」顯示卡的最低型號會落在GTX **50系列,同時支援光追的RTX系列最低階型號也只到RTX xx60系列,因此如果這次洩漏屬實,RTX 3050 Ti顯卡的出現很明顯的代表NVIDIA要把光追功能進一步下放到更低階產品上,並且很可能徹底捨去過往不支援光追GTX型號,所以GTX 16系列之後恐怕將不會有GTX 17系列了。 然而能支援光追是一回事,跑得動就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像是《看門狗:自由軍團》在開啟光追之後,顯示記憶體的需求量最高可以上看到快要10GB,而RTX 3050 Ti的記憶體僅有4GB,且毫無疑問的其運算性能絕對要比RTX 3060還要再更低,因此這樣的規格是否真的跑得了光追遊戲?還是只是純粹淪為噱頭?恐怕就有待正式上市之後觀察了。 ★快來追蹤/加入我們!!! YouTube頻道: FB玩家社團: Instagram頻道: Telegram頻道:
最多人點閱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70 Xtreme Gaming實測開箱,電競級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AMD Radeon RX 480實測開箱,玩家級顯示卡重返榮耀!
- MSI GeForce GTX 1060 GAMING X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神兵利器!
- ASUS ROG STRIX-GTX1080-O8G-GAMING開箱實測,旗艦三風扇電競顯示卡中的頂尖之作!
- MSI GeForce GTX 1080 GAMING X 8G實測開箱,史上最強大Pascal自製顯示卡全面來襲!
- MSI GeForce GTX 1050 Ti GAMING X 4G實測開箱,中階電競顯示卡中的玩家精品!
- 龍爪現形、踩滅廢熱,MSI AMD Radeon RX 6600 XT GAMING X 8G開箱解密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80 G1 GAMING實測開箱,三風扇風之力顯示卡中的玩家聖物!
- MSI GeForce GTX 1070 SEA HAWK X實測開箱,CORSAIR HYDRO一體式精品級水空冷顯示卡!
- 電競戰神刀法凌厲、讓性能刀刀暴擊,ROG STRIX RTX 3070 Ti O8G GAMING上機實測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G1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自製顯示卡中的優質精品!
- GIGABYTE GeForce GTX 1060 Xtreme Gaming 6G實測開箱,玩家級電競顯示卡中的極致精品!